勇担青春使命 助力复工复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义无反顾冲在一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打响。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每一个尽力去付出善意的平凡人。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就应当勇担责任,为家乡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赴平顶山市卫东区黄楝树村街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实践活动第五天,实践队员张向艺首先到漯河市郾城区了解了复工复产情况,然后到家乡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对村民和养殖户进行走访调查。
郾城区是漯河市政治、金融、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环境最优美的新兴城区。
1.破解疫情影响,助力脱贫攻坚
实践队员咨询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漯河市郾城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项目建设、企业复工复产等重点环节,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四个优先”,开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加速度”。
全区18家带贫企业(产业扶贫基地)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100%,55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务工。开发岗位,优先解决就业难题。一是开发公益岗位。一季度新安置贫困公益岗位34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岗位在岗人数达到693人。二是设置临时岗位。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设置200余个临时就业岗位,已安排临时就业103人。三是鼓励自主创业。落实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户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一季度全区新增“户贷户用”扶贫贷款13户59.8万元。四是实施“送岗到户”。全区排查出的1590名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中,已有1527人实现节后就业,就业率96%。其中,外出务工401人,就近就地务工1126人。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企业复产复工面临较大困难。该区在和企业积极对接后,及时对返岗人员近期内活动轨迹、身体健康等状况一一核实,并为他们统一办理健康证明,积极协调返岗专车,实现了“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安全有序返岗就业。对于不具备复工条件的人员,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为其提供岗位需求和求职信息,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进行线上对接洽谈。同时,还积极推荐农民工朋友到区企业、扶贫车间、农民合作社等就地就近就业。
2.了解养殖户情况,应对疫情影响,拓宽销售渠道
对郾城区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实践队员张向艺到郾城区李集镇的养羊户张阿姨家里进行调研。张向艺向张阿姨询问养羊的成本与收益如何,张阿姨说:“一只母羊吃的草料一天大概是一块二左右,一只母羊两年能产三胎。有时候母羊产得多,利润就能翻倍。按照现在的行情,一只羊一斤十四到十五元之间,养得好就赚得多。”“国家提供有什么帮助吗?”张阿姨回答:“现在国家的政策比较好,像那些防疫的疫苗,比如说羊痘、小反刍、口蹄液还有消毒液都是国家免费发放。”
张向艺跟张阿姨交谈之后,向她介绍了短视频软件,可以在短视频软件上分享自己的养羊日常和经验。实践队员为其提供视频剪辑的帮助,帮助张阿姨推广自家羊羔和用于治疗羊羔疾病的药,使有相关需求的养殖户可在网络上联系到张阿姨并购买。
3.创新帮扶举措,激发经济活力
最后实践队员张向艺来到村里刘大爷家的玉米地里和他进行了一番交流。据了解,该区对贫困户及带贫企业因疫情影响造成的农副产品销售困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通过“郾城扶贫”微信公众号、报刊网络、“漯河公益顺风车”等媒介进行线上推广。同时,各镇村建立便民服务微信群,每日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确保滞销农副产品及时流通。先后帮助贫困户销售麻鸡2200余只、香菇550斤、草莓800斤、鸭蛋170箱、粉条210箱,累计销售近17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后顾之忧。
8月5日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张向艺
负责人:关麒麟
撰稿人:张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