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杜凤瑞烈士纪念馆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7月17日,赴郑州及河南各地党史学习实践社会暑期实践团来到位于南阳方城的杜凤瑞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学习百年党史,传承革命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小组的成员了解了杜凤瑞的感人事迹:一是了解杜凤瑞苦难的童年。杜凤瑞于193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随父母乞讨,10岁的小凤瑞先后被卖到地主王隆兴和郭广德家打长工,受尽剥削,养成了嫉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性格。二是奔赴革命。1948年春,赵洼村来了区干部,召开群众大会,动员青年参军。杜凤瑞听说后,一口气跑回家,要求报名参军。他向爹妈恳求说:“咱们家太穷了,受的苦太多了。解放军搭救了咱们,咱们也要为搭救其他穷人出点力,我也要参军。”年仅15岁的杜凤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是壮烈牺牲。1958年10月10日,一场战役突如其来,杜凤瑞迅速驾驶战鹰在空中还击,杜凤瑞运用他毕生所学与敌机进行战斗,在战斗中,他毫不畏惧,不断寻找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无奈敌方人多势众,战机被击中后杜凤瑞不得不跳机,丧心病狂的敌人又从高空中扑来,向杜凤瑞疯狂扫射。最终,杜凤瑞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在回顾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同学们还认真学习杜凤瑞精神:他出身贫寒,英勇无畏,成长为忠诚的战士;他刻苦训练,决定了他得以驾机驰骋蓝天;他无私无畏,决定了他在关键时刻冲进敌群英勇战斗。看似短暂的三分钟空战,其实浓缩了他的一生。如果没有二十五年的成长与坚守,就换不来那三分钟的壮烈和璀璨。不论岁月怎样流淌,他永远坚定不移。杜凤瑞烈士用自己年轻的一生展现了“四种精神”: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捍卫领空的献身精神,苦练杀敌本领的拼搏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杜凤瑞雕塑合影
翻开历史的画卷,无数革命志士、共产党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诗歌。今年正值建党百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战斗英雄杜凤瑞烈士的事迹,感悟战斗英雄杜凤瑞的高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
7月17日
撰稿人:范跃欣
齐晗
负责人:韩诗曼